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專題中心>專題庫>2021年專題庫>脫貧攻堅精神的閩寧實踐專題>閩寧故事
村民在日光大棚里采摘豆角。記者 陳玲 攝
這兩天,位于永寧縣閩寧鎮原隆村的55棟日光大棚迎來了建成以來的首次瓜菜大豐收,21位移民在大棚里忙得不亦樂乎。新鮮的黃瓜、豆角和蘿卜被源源不斷地運往全國各地,水果西紅柿銷到了北京。移民們第一次嘗到了現代化農業帶來的甜頭,也第一次體驗到了進棚打工的樂趣。
村里扎下日光溫棚
“以前哪知道啥叫水肥一體化,也不知道啥叫日光溫棚,更不敢想一年四季都有穩定收入?,F在好了,在溫棚里種菜一年四季按月領工資,還學會了新技術?!?月30日,原隆村村民馬秀琴摘了滿滿一筐豆角,麻利地倒進運輸車里。這是馬秀琴進溫棚工作后第一次迎來瓜菜收獲,現代化農業讓她大開眼界。馬秀琴沒想到豆角還能直銷河北,比自己種麥子、種洋芋賺錢多了。
2012年,馬秀琴一家7口從固原市原州區開城鄉移民到原隆村,馬秀琴斷斷續續在葡萄園里打工,直到今年村里的日光大棚招工人,馬秀琴一聽大棚建在家門口,冬天也能賺到錢,還有技術員手把手地教技術,就義無反顧地報了名。
馬秀琴笑著告訴記者:“豆豆埋進眼眼里,眼眼旁邊扎下線線,豆豆發芽就順著往上爬,干了8天澆一次水,有爛葉干葉了要打藥,刮大風下冰雹也不怕,按下這個鍵,大棚頂上的棉被就自動蓋下來了?!痹谠〈宓?5棟日光大棚里,有21個像馬秀琴一樣的移民,每天按時上下班、按月領工資,一個月能拿3000元。
溫棚里用蚯蚓糞施肥,瓜菜水分大、營養豐富。水果西紅柿香甜又可口熱銷北京,成了溫棚里的明星產品。黃瓜、蘿卜、芹菜等瓜菜反季節錯峰銷往南方城市,一上市就搶購一空。截至目前,55棟溫棚已經收獲了27.5萬公斤瓜菜,營業額達到42萬元。
科學規劃讓移民穩增收
2012年,原隆村作為永寧縣最大的“十二五”移民村,陸續安置固原市原州區、隆德縣13個鄉鎮的移民。移民們主要靠種植葡萄、紅樹莓,勞務輸出維持生活,大多沒有從事過溫棚種植。
2020年,寧夏佳閩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在原隆村里建起了55棟日光大棚,在移民村里種起了第一茬水果西紅柿。
隨著進棚村民越來越多,溫棚里陸續種起了豆角、黃瓜、蘿卜、芹菜等瓜菜??恐痉€定的營銷平臺。貼著寧夏佳閩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標簽的瓜菜熱銷北上廣。
沒種過瓜菜的移民在溫棚里學到了現代化農業的專業技術,還在技術員的幫扶下套種了無花果和玉米。
寧夏佳閩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志宏告訴記者:“這一輪瓜菜收獲后,我們打算在溫棚里種些果樹!”
瓜菜種植期短、營收快,村民們能很快得到收益。對于種植果樹這樣的長線經營,王志宏底氣十足。他說:“我們打算種10棟葡萄、3棟無花果、10棟火龍果,再種10棟水果西紅柿、15棟草莓,中間套種些芹菜、蘿卜、油麥菜、小蔥和玉米,這些套種的蔬菜收入用來支付員工工資,再推一些采摘活動,就能穩住果樹的種植計劃?!?/p>
這兩天,王志宏正忙活著佳閩采摘園的規劃設置,這是以55棟日光溫棚為基地規劃的采摘園。王志宏給記者掐算著他的果樹種植計劃,盤算著移民的收入賬單,“溫棚里種上了果樹,采摘項目就能越來越豐富。水果反季節銷售賣價比瓜菜更高,還可以開發出更多鄉村旅游項目?!蓖踔竞陮嘏锢锓N果樹的計劃信心滿滿。
新的種植計劃在溫棚里傳開,現代化的種植模式讓移民們耳目一新。村民們奔走相告、欣喜不已。在溫棚里干了8個月的馬金花告訴記者:“我們剛進溫棚干活啥也不會,學著種瓜菜賺到了錢。以后跟著技術員學種水果,收入只會越來越高,興許還能吃上旅游飯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412017000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寧)字第056號
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許可證:新出網證(寧)010號 寧公網安備 640104020002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