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專題中心>專題庫>2021年專題庫>不忘總書記囑托專欄
黃河緩緩流過銀川平原。
俯瞰燕鴿湖。
鳴翠湖濕地。
囑托
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繼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抓好生態環境保護。 ——習近平
答卷
■黃河銀川段水質穩定在“Ⅱ類進Ⅱ類出”,9條重點入黃排水溝穩定達到Ⅳ類水質以上,城市黑臭水體全面消除,全市水環境質量呈現穩中向好態勢。
■建成了仁存渡、種苗場、頭道墩等控導工程14處
■苦水河、兵溝等護灘護岸工程4處
■賀蘭山套門溝建筑石料礦區及新干公路周邊生態恢復治理,4萬余株喬木、12萬余平方米灌木在這里扎下根
■賀蘭山保護區外重點區域的11處礦山環境治理正全速推進
護黃河生態享黃河安瀾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澆灌銀川平原的“生命河”。黃河銀川段總長度83.8公里,年均過水量300余億立方米。近年來,銀川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持“生態立市”發展戰略,岸上與岸下齊抓、治標與治本并舉,持續開展黃河防洪抗汛、河湖水系連通、水環境治理等一系列工作,黃河生態保護修復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綜合治理增強黃河安全保障能力
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示范市,頂層設計要先行。去年以來,銀川市水務局先后編制了《銀川市水安全保障第十四個五年規劃》《黃河干流銀川段生態保護治理方案》《銀川市節水行動實施方案》《銀川市水資源保護和利用規劃》(2020~2030年)等規劃方案,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謀好篇、布好局、定準位,為推進銀川市“一高三化”建設提供基本遵循。
為確保黃河安瀾,近年來,我市先后實施了黃河銀川段標準化堤防、黃河二期防洪等防洪除險項目,建成標準化堤防113公里,黃河防洪能力不斷增強。為了不斷健全全市防洪體系,提升城市防洪排澇能力,2020年全市先后實施了西南部防洪排水工程、金鳳區北段防洪排水工程。今年,謀劃實施了賀蘭山東麓防洪體系建設——第五攔洪庫提標改造工程,通過壩體加高、壩頂標準化維修、后壩坡加固改造、庫區圍欄封閉、安全檢查設施及信息化監測管理設施配套等措施,打造標準化、生態化攔洪庫,提升防洪標準為200年一遇,確保城市核心區防洪安全。目前,該項目正在加快推進中。
河湖長制解決黃河“四亂”問題
“我家就住在黃河邊,黃河這幾年的生態變化非常明顯,通過實行河長制和水系連通工程,水清了,魚多了,鳥來了,人居生態環境改善了?!?月4日上午,興慶區通貴鄉通南村黨支部書記馬建旭就開始了他的巡河工作,作為村級河長,他每個月都要巡河7~8次。
按照“讓每條河湖都有河長”的工作要求,2017年,我市快速啟動并全面推進河湖長制,圍繞黃河銀川段落實四級河湖長58名,建立了“黨政領導、河長主導、部門聯動”組織體系和“跨界統籌、系統治理、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為全市河湖治理實現“長治久清”打下了堅實基礎。隨著河湖長制工作深入推進,全市各大河湖煥發出新的生機,不僅水環境質量持續提升,“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銀川市水務局河長辦工作人員馬騰蛟告訴記者,在深入推進河長制的同時,從2019年起,市水務局聯合市人民檢察院開展“攜手清四亂、保護母親河”專項行動及“回頭看”行動,著力推進黃河生態保護行政執法與檢察監督無縫銜接,專項行動中共排查出河湖亂堆、亂占、亂采、亂建等“四亂”問題85件,通過集中整治、訴前檢察建議、提起公益訴訟等多種方式,對85件問題全部完成銷號。完成廢物清除15.3萬噸,恢復水域面積14.8平方公里,恢復岸線長度18.2公里,真正留住了水生態顏值。
水系連通治理全面修復黃河生態
近年來,我市按照“生態立市”發展戰略,全面擘畫水韻畫卷,圍繞黃河銀川段積極開展水系連通工程,改造、擴整、恢復河湖水利功能,大力實施入黃排水溝綜合治理工程,加強水生態修復、水環境治理、水景觀提升?!拔沂袑嵤I河水系凈化濕地擴整連通工程,利用原有銀川濱河大道東側0.8萬畝的水域,擴挖、連通中干溝至賀蘭縣北大溝近50公里的水系,截流13個入黃排水口水體匯入,聯通黃河濕地公園、濱河濕地公園、長河灣濕地3處原有濕地,新建中干溝、第二排水溝、銀新干溝、永清溝、北大溝等5處人工濕地,在北大溝形成黃河銀川段統一入黃口,目前北大溝入黃口已穩定在Ⅳ類及以上水質?!便y川市水務局副局長丁明介紹。
水系連通,改善的是生態環境,提升的是百姓幸福指數。記者了解到,我市還實施了入黃排水溝綜合治理工程,完成永二干溝、第二排水溝、銀新干溝等多條溝道綜合治理工程,通過實施溝道底泥清淤、生物固坡、水生植物種植、曝氣增氧催化、岸線景觀提升等措施,綜合治理溝道近100公里,進一步增加溝道綠植面積,改善溝道水質,之前長期Ⅴ類甚至劣Ⅴ類水質的9條主要入黃排水溝,目前已全部穩定在Ⅳ類水質,第二排水溝等部分溝道可達到Ⅲ類水質,可有效保護黃河生態環境,改善入黃排水溝水質。
項目引領加快推進“五區”建設
銀川市水務局局長張建立表示,根據“十四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我市將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謀劃實施河道和灘區綜合治理、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入黃溝口水環境提升治理工程、濱河水生態景觀工程和河道綜合景觀建設管理等一批重點項目,將黃河銀川段打造成“安全功能完善、生態環境優美、景觀文化相融、產業集群發展”的生態黃河。并按照“保障民生、優化配置、保護生態、系統治理”原則,著力建設河段堤防安全標準區、生態保護修復示范區、環境污染防治率先區、經濟轉型發展創新區、黃河文化傳承彰顯區,科學謀劃推進重大工程、重大政策、重大改革,為銀川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有力水利保障。
記者了解到,我市將持續保持黃河“四亂”問題高壓嚴打態勢,鞏固清理整治成效,加強與檢察機關、公安部門、綜合執法部門協調協作,按照河湖管理界線對河湖管理范圍內的“四亂”問題及岸線非法利用項目進行常態化規范化整治,消除存量,遏制增量,推進“清四亂”常態化規范化,打贏黃河“四亂”問題殲滅戰,徹底消除安全隱患,確保黃河健康安瀾。
記者 陳玲 吳春霖
記者手記
對于銀川人來講,黃河與賀蘭山賦予我們太多的意義,它們更像是母親的呵護、父親的胸懷。
在城市文明和生態文明的發展進程里,黃河、賀蘭山護著銀川,銀川百姓沿著黃河生息,在這里,人與水和諧相處,水與城和諧相應,城與人和諧共生。繞城而流的河水、迷人的景色和多彩的濕地,賦予了銀川更多的靈動和活力,也為當地平添了水光瀲滟的水鄉神韻。
黃河對于每一個銀川人來說意義深遠,唯有精心呵護,才能讓銀川人的生活更美好。
賀蘭山之所以稱為父親山,是因為賀蘭山為銀川人阻擋了騰格里沙漠的風沙,保護了整個河套平原,用自己的身軀構筑了西北地區重要的生態保護屏障。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賀蘭山的受益者,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守護好賀蘭山。
也希望全社會能攜起手來,形成廣泛合力,守護我們的父親山、母親河的生態環境,講好生態故事,同享生態福祉。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412017000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寧)字第056號
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許可證:新出網證(寧)010號 寧公網安備 640104020002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