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專題中心>專題庫>2021年專題庫>回望脫貧路 感恩共產黨專欄
移民在園區采摘紅樹莓
說起寧夏的“紅寶”,所有人耳熟能詳的就是枸杞。然而,在永寧縣閩寧鎮,還有另外一種“紅寶”,不僅有著極高的藥用價值,還帶領當地貧困群眾實現了脫貧奔小康的夢想。它就是——紅樹莓。
“挑剔’的品種在這里生根發芽
燒烤、垂釣、采摘、親子拓展……每逢假期,閩寧鎮原隆村青禾農牧科技開發有限公司2700畝棚湖灣樹莓生態旅游景區里,都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享受大自然的樂趣。
每每看到這眼前的熱鬧場景,閩寧鎮原隆村青禾農牧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車秀珍的思緒又被拉回了十多年前。
2010年,已經退休的車秀珍和丈夫在北京求教中國林科院樹莓專家張清華教授,確認了紅樹莓的價值,決心將紅樹莓引入寧夏。2016年,車秀珍在永寧縣閩寧鎮原隆村開始種紅樹莓。
為何選擇閩寧鎮?“我與永寧縣有著不解之緣,想為這塊土地干點事?!弊鳛榉掂l知青,1975年,車秀珍曾在永寧縣勝利鄉先鋒六隊生活過。對這片土地的情懷,讓她決心讓紅樹莓產業在干沙灘上鮮活起來,并帶動鄉親們致富。
但是,和如今鳥語花香的生態園區不同的是,當時閩寧鎮原隆村還是一片“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的大荒灘。無水無電,沒有住處,車秀珍和丈夫住在泵房里,用柴油爐子做飯,用手提燈照明,硬是在一片干沙灘中艱苦創業。
“多年來我們通過對紅樹莓進行品種改良,讓這種‘挑剔’的品種在這里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蹦_下的這塊土地,滲透了車秀珍的汗水和淚水,好強的她硬是咬牙扛過了種苗死亡、資金鏈斷裂等一道道難關,最終將紅樹莓(覆盆子)產業引入,帶領閩寧鎮移民脫貧致富。
據了解,樹莓是灌木型果樹,因其具有很好的營養價值、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既抗癌又保腎保肝,還能美容減肥,所以被稱為“水果之王”。為讓紅樹莓“走”得更遠——車秀珍和團隊還研發生產果漿、酸奶、花青素、凍干果等深加工產品,提升產品附加值。并以紅樹莓特色種植、產品研發、深加工為依托,將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健康養生融為一體,建成現代農業生態產業園區,打造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田園綜合體。
紅樹莓“映紅”村民致富路
從“苦瘠甲天下”的寧夏西海固地區遷出,落戶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原隆村,一次搬遷,開啟了路建花的“逆襲”人生,也圓了她的幸福夢。
“那時候我們都窮怕了,哪怕背井離鄉也要找到一條出路?!?012年路建花舉家從固原市隆德縣鳳嶺鄉魏溝村搬到了原隆村。到新家的第三天,陸建花就開始在葡萄園里打零工,冬天沒活兒干,她又到市區里當洗車工、干服務員?!熬拖氤鋈スぷ鞫噘嶞c錢,讓家人過得好一點”。
后來,村上不遠處新建了棚湖灣樹莓生態景區,一下子讓陸建花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平臺。
從種樹莓到成為餐廳服務員,到被安排管理餐廳“小庫”,再到管理景區“大庫”,幾乎三個月一個臺階。只有小學二年級文化程度、“連普通話都說不好”的農村婦女成了“路總”。
“在外面打零工,有時候有錢、有時候沒錢,這邊每個月都能拿到固定工資?!睅啄陙?,路建花從服務員做到月工資3000元的庫管,2019年又成為景區負責餐飲、接待的副總經理,“我現在每月工資5000多塊錢,成了家里的創收大戶,這么美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甭方ɑǖ男θ堇?,有感恩、有幸福、有憧憬。
據悉,如今紅樹莓基地輻射原隆村700多戶村民,戶均增收1500元,成為自治區扶貧產業龍頭企業。
本報記者 孫楠 文/圖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412017000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寧)字第056號
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許可證:新出網證(寧)010號 寧公網安備 640104020002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