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專題中心>專題庫>2021年專題庫>回望脫貧路 感恩共產黨專欄
“侯書記經常在田間地頭,他的身影,我們村的每個人都特別熟悉,有他的帶領,村民致富心里才有底?!膘`武市郝家橋鎮涇靈村村民鄭紅在大棚門口遇到了等她的村黨委書記侯修升,作為第一批試種西瓜的農戶,侯修升放心不下,路過溫棚總要下地看看西瓜長勢如何。鄭紅今年以訂單的方式種了兩棟溫棚西瓜,預計兩個月每棟溫棚就能收入1萬多元,周期短、投入少,讓村民看到了增收的希望。
郝家橋鎮有涇靈南、北村2個生態移民村,原有建檔立卡戶1070戶,2019年底脫貧出列。隨著鄉村振興工作重心的轉移,涇靈南、北村的目標是發展現代農業,但是村民種植的700多棟溫棚跟風嚴重,沒有品質意識和種植技術,更沒有市場銷售經驗,遇到瓜菜市場價格低迷的時候,毫無應對風險的能力。為了能夠更好地發揮黨的引領作用,涇靈村成立銀川市首個村級黨委,統籌2個移民脫貧村黨支部和3個非公企業黨支部,抱團發展成果共享,侯修升擔任郝家橋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涇靈村黨委書記以來,將如何領著鄉親們致富當做村里頭等大事,依托寧夏夏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種植技術的優勢,打造“田園黨建”引領指導農戶科學種植,套種高效經濟作物實現短周期高效益的致富方式。
涇靈村黨委成立后的第一個黨委會,侯修升就要求合作社把市場已經成熟的農業訂單釋放給農戶,為農戶提供種苗,全程提供技術指導。今年,合作社釋放了100畝的西瓜種植訂單,其中就有鄭紅她家簽訂的2棟大棚西瓜種植訂單,農戶再也不用為銷路問題發愁了。涇靈村黨委凝聚起來的村企農利益聯結機制,讓村集體、合作社和農民都能受益,通過資金注入合作社,集體經濟年收入達45萬元;3個合作社在村黨委的協調下健康發展,每年經營性收入超過3000萬元;移民群眾通過農業訂單或在合作社打工,人均收入比2012年搬遷之初增長近3倍。
“黨務工作者是基層黨建工作的主力軍,關系著基層黨組織能否發揮好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的作用?!焙钚奚嬖V記者,作為一名基層黨務工作者,他在工作中學到了很多知識,收獲了寶貴的財富,今后將通過持續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和黨員教育管理,發揮黨組織引領和黨員帶頭作用,在基層黨務工作的崗位上,厚植為民情懷,服務基層百姓,做黨的事業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
記者 李鯤鵬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412017000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寧)字第056號
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許可證:新出網證(寧)010號 寧公網安備 640104020002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