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祿 (1922年8月16日-1964年5月14日)
焦裕祿出生在山東省一個貧苦家庭。1946年1月,焦裕祿加入中國共產黨。1962年,焦裕祿調到蘭考縣,先后任縣委第二書記、書記。蘭考縣地處豫東黃河故道,飽受風沙、鹽堿、內澇之患。焦裕祿踏上蘭考土地的那一年,正是這個地區遭受連續三年自然災害較嚴重的一年。他到蘭考第二天,就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拖著患有慢性肝病的身體,在一年多的時間里,跑遍了全縣140多個大隊中的120多個。1964年,焦裕祿被肝癌奪去了生命,年僅42歲。他臨終前對組織上唯一的要求,就是“把我運回蘭考,埋在沙堆上?;钪覜]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p>
正在上映的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用一個個溫情細膩的鏡頭記錄了焦裕祿書記短暫而又光輝的一生,為觀眾呈現出一個有血有肉、溫暖立體的“人民公仆”。片中,郭曉東出演了河南蘭考縣原縣委書記焦裕祿。
坐在鏡頭對面的郭曉東說,這是他等了太多年的角色,他所有的人生感悟和表演經歷都在為扮演焦裕祿鋪墊。同時,這也是一部他不敢去看的電影,只要回想起一些拍攝中的細節,郭曉東就會止不住地落淚。表演中的亢奮、積極和投入的感情,完全化作他心中的感悟,影響著他今后生活的點點滴滴。
從猶豫到緊張再到說不出的自信
演焦裕祿,郭曉東對自己有一個要求——所有的表演必須對得起焦裕祿這三個字。
1990年,由李雪健主演的影片《焦裕祿》上映,引發了全國范圍內的觀影熱潮,觀眾被焦裕祿的人格魅力所感動,緬懷著那個雖然艱辛困難,卻充滿斗爭豪情的年代。
珠玉在前,郭曉東自然會有無形的壓力,但他也清晰地認識到,《我的父親焦裕祿》的不同角度會讓這個角色有全新的展現可能:“李雪健老師表演的版本是經典,我學習了很久,還上了很多黨課。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兩部電影畢竟不同,角色也有不同的角度,兩個版本沒有可比性。表演要有演員對世界、對事物的獨有認知和態度?!?/p>
不過,演焦裕祿,郭曉東對自己有一個要求——所有的表演必須對得起焦裕祿這三個字。這個“死命令”,在外界看來,多多少少都會給演員帶來壓力。但當機會擺在郭曉東面前時,他只知道一件事,就是自己“真的太想、太想演焦裕祿了”。
事實上,焦裕祿一直是郭曉東的精神偶像,也是他的引領者。他甚至覺得,之前所有的人生感悟和對于表演的專業感受,都在為這個機會做鋪墊。
接拍《我的父親焦裕祿》的過程中,郭曉東的心態也出現了巨大轉變,從猶豫到緊張,再到一種說不出來的自信,他認為,演焦裕祿他是合適的。一是他和焦裕祿都是山東人,也都是農村娃出身,外形相似;二是他們性格相仿,都是那種做事堅持不懈的軸人?!敖乖5摵臀叶加袠O其厚重的責任感,這一點上我很懂他,也能走進他的內心,為把事情做好能付出一切,就像他要救蘭考的決心,不治理好絕對不離開?!?/p>
此外,焦裕祿家人的肯定也給郭曉東的塑造帶來巨大的鼓勵。
《我的父親焦裕祿》是以焦裕祿二女兒焦守云的視角,為觀眾展示焦裕祿人生的三個階段——“洛礦建初功”“蘭考戰三害”和“博山生死別”,影片更多是從女兒的視角去描寫焦裕祿是一個怎樣的父親,焦守云擔任了影片監制,選擇郭曉東扮演焦裕祿,也是她拍板定下的。
彌留那場戲,三天三夜沒吃沒睡
我從81公斤瘦到了66公斤,朋友都說我瘦脫相了,我卻覺得戰勝了自己。
影片籌備初期,焦守云曾委婉地和郭曉東說,“你跟我父親長得很像,但就是有點兒嬰兒肥”。郭曉東一聽就明白了,第一件事就是想辦法讓自己瘦下來。
“表演盡管有技巧,但是你必須在身體發膚上把自己活成角色,要在外形上極致地接近,在鏡頭前心里才會有底?!蹦嵌螘r間他一邊“邁開腿”,去焦裕祿生活過的地方體驗生活;一邊“管住嘴”,每天只吃少許蔬菜:“家里吃飯就是我的‘酷刑’(笑),兒子總會勸我吃幾口,必須要經受住誘惑。最快樂的事就是稱體重,我從81公斤瘦到了66公斤,朋友都說我瘦脫相了,我卻覺得戰勝了自己,但至少外形上不擔心了?!?/p>
為了更加真實地接近人物,拍攝過程中,郭曉東從頭到尾沒有化妝,盡量少洗澡,很多時候還會給自己臉上抹點兒灰或泥,不拍攝的時候就在太陽下暴曬,也不喝水。
為了呈現最后焦裕祿在病床上彌留之際的片段,他三天三夜不吃不睡,到了片場還要做俯臥撐?!拔冶仨毑凰X才能讓自己處于極度倦怠、恍惚的狀態,這種感覺是演不出來的。我大概是個很‘笨’的演員,只有心里有了,才能體現出來?!?/p>
用焦裕祿的標準,要求自己
在焦裕祿的身上找到了很多共情的地方,他是一個有溫度的人,希望這種溫度能溫暖人。
關于焦裕祿抗風沙、阻內澇、改鹽堿的事跡,大家早已耳熟能詳。事實上,在成為英雄之前,焦裕祿首先是一個兒子、一個丈夫、一個父親。片中,一直被放在老家的二女兒,因為常年沒有和父親一起生活,見到陌生的父親后始終不愿意叫一句“爸爸”?!埃ń梗┦卦拼蠼愀嬖V我,她最遺憾的就是能叫爸爸的時候沒有多叫幾聲,我在演那場戲的時候真的深有感觸?!?/p>
郭曉東一度哽咽,“中國人對愛的表達非常含蓄,甚至有時你會覺得冷漠,《我的父親焦裕祿》的一個很重要的價值就是讓觀眾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你可以捫心自問一下,有多久沒有喊爸爸了?”
在郭曉東看來,很多時候忠孝難兩全,焦裕祿為了他的工作沒法陪伴家人,他很固執,即使母親生病也得工作;自己病入膏肓了也惦記著百姓。
“作為演員,我也經常和家人聚少離多,我太懂他的那種迫不得已,在他的身上也找到了很多共情的地方,他是一個有溫度的人,他的故事是有溫度的,我希望這種溫度能溫暖人?!?/p>
影片殺青時,所有演職人員都因為參與了該片的拍攝而感到驕傲,“我們這一輩子從事電影行業,能參與拍攝焦裕祿的故事,真的此生無憾”。郭曉東沉默片刻,他說自己真的被焦裕祿這個角色洗禮了:“戲演完了,但精神還留著?,F在的我,生活的每一處都會拿焦書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今后的奮斗路上,焦裕祿的精神就在我身邊,我的前方?!?/p>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412017000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寧)字第056號
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許可證:新出網證(寧)010號 寧公網安備 640104020002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