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興慶區大新鎮燕翔園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工作人員為轄區殘疾退役軍人顏存保送上輪椅。對于不便行走的顏存保來說,輪椅成了日常必需品。原來的舊輪椅出現了故障,隨后,興慶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為他協調,由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工作人員送到家中,在顏存保家中,工作人員詳細了解了他的身體狀況和家庭情況,幫他將新輪椅安裝調試好,抹拭干凈。
今年以來,興慶區退役軍人事務系統持續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到一線知民情、找問題,采集信息26060條,全面掌握轄區退役軍人目前的思想狀態、生活狀況、相關訴求等。按照“一人一檔”完善信息檔案,從源頭化解矛盾、對癥下藥、逐一解決,對困難退役軍人主動上門入戶、噓寒問暖,積極排憂解難。目前慰問空巢、高齡老兵179戶,醫療救助3人、資金幫扶52人。
通過前期走訪排查,得知7位傷殘退役軍人在生活上急需輔助器具,通過協調采用“送貨上門”方式送到家中,保障正常生活。為轄區62名退役老兵申請自治區擁軍優撫聽力關愛項目,組織人員到醫院檢查耳道,開展助聽器驗配服務。目前,已為聽障老兵捐贈助聽器52臺,每臺價值1萬余元。并組織10名優撫對象到區外進行短期療養,考慮到轄區高齡和行動不便殘疾軍人實際困難,各退役軍人服務站將新換發的《殘疾軍人證》送上門,確保能夠及時享受政策。
同時,開展“法律政策落實年”大講堂等業務培訓5次,鄉鎮(街道)分級開展培訓和業務交流15次,強化就業扶持、政策咨詢、權益維護、擁軍優屬和褒揚紀念等工作職責。探索第三方法律援助服務模式,發揮“王濤退役軍人工作室”功能,化解矛盾28起。以“三級聯審”嚴格做好優撫對象身份認證和各類補助、證件審核補發工作,前期通過入戶、電話溝通,做到“只上一次門、資料全審核”。截至目前,為傷殘軍人、烈屬等優撫對象發放門診費54.9萬元、醫療補助金2.98萬元、優撫金753.8萬元,新辦補辦雙擁卡668張,辦理退役軍人殘疾證600余本。
此外,建立以區級中心為支點、鄉鎮(街道)站為骨架、村(社區)站為脈絡的三級“退役軍人之家”服務體系,逐級明確責任人、具體職責等,提供優待撫恤等服務。并設立副科級退役軍人服務站專職站長和兼職工作人員,安置22名退役軍人在服務站工作。還依托“街道黨組織—社區黨組織—小區黨組織”三級架構,成立47支退役軍人政策宣傳隊、黨員服務隊、應急聯防隊開展志愿服務。
記者 肖夢琪 金濤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412017000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寧)字第056號
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許可證:新出網證(寧)010號 寧公網安備 640104020002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