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記者獲悉,銀川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為“市市場監管局”)落實四項制度,全力推進“陽光藥店”工程建設。目前,全市1568家零售藥店納入“陽光藥店”工程,847家建成“陽光藥店”。
市市場監管局實行“掛圖作戰”工作法,將市場監管分局月度目標完成情況劃分為“紅黃綠”三個等級,對超額或如期完成月度目標的掛“綠牌”,對未完成月度目標的掛“黃牌”并通報警示,對連續兩個月及以上未完成月度目標的單位掛“紅牌”跟蹤督辦。
市市場監管局對全市“陽光藥店”建設情況摸底排查、建立臺賬、動態分析,結合“每月查藥店”節目,組織人員對推進不力的零售藥店進行督查,全面排查藥店存在的問題,對督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案源線索移交各市場監管分局進一步調查處理。目前,共督查零售藥店34家次,移交違法線索20起。
同時,該局每周對整體推進情況進行通報;每月對各轄區具體藥店在陽光藥店推進和日常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調度分析,督促整改落實;每季度對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意見建議,督促盡快補齊短板。
結合工作實際,市市場監管局對轄區監管人員定期開展“陽光藥店”建設培訓,邀請專家講解“陽光藥店”驗收細則和“陽光藥店”系統使用。各縣(市)區局針對零售藥店“陽光藥店”系統使用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批分次進行針對性、實用性培訓。
實施“陽光藥店”工程是全面推進藥品智慧監管的重要手段,也是全域創建“食品藥品安全區”的關鍵指標。據悉,市市場監管局運用“123456”模式深入推進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全域創建“食品藥品安全區”,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該局通過在全市4000余家餐廳全部推行網絡外賣食安封簽,以AI智能化監管模式推進“互聯網+明廚亮灶”建設,打造每月查餐廳、查藥店直播執法欄目,開展農村地區假冒偽劣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等具體行動,不斷推動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提質增效,有力保障消費者“舌尖上”和“針尖上”的安全。
記者 閆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412017000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寧)字第056號
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許可證:新出網證(寧)010號 寧公網安備 640104020002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