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自治區全域“食品藥品安全區”,銀川市通過加強監督檢查、強化執法力度等方式不斷完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系。2月2日,記者從銀川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去年,該局查處食品安全違法案件281起、收繳罰沒款432.72萬元,查處藥械違法案件196起、收繳罰沒款128.4萬元。
截至2020年底,全市50個鄉鎮、街道成立食品安全綜合協調機構,482個社區(村)設立882個食品安全信息員(協管員),“橫到邊、縱到底”的食品安全網格化監管格局進一步加強,市民對食品安全工作支持率、知曉率和滿意度達到98.14%、80.12%和79.42%,創歷史新高。
去年,銀川市對全市523家食品生產企業和15382戶食品銷售者開展風險分級監管。建立9個長期專項檢查和14個長效監管機制,強化了農村、城鄉結合部等重點區域和低價及小作坊食品等重點產品等監管薄弱環節。市市場監管局共查處食品安全違法案件281起、藥械違法案件196起。取締“黑窩點”14個,下線255家違規網絡餐飲單位,回收家庭過期藥品7.53萬盒。
為進一步保障食品安全,全市9826家餐飲單位被納入“智慧食安”信息化監管平臺,“明廚亮灶”使消費者即時獲知餐飲服務單位的食品安全管理信息和實時加工操作情況,有效提高餐飲單位主體責任意識,保證廣大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飲食安全,此項工作已在全區推廣。全市436所學校(含托幼機構)食堂建成網絡廚房,餐飲環節“機器換人”監管模式全面推行。
為有效提升食品從業人員的法律意識、規范意識和誠信意識,市市場監管局將全市339家食品生產企業1321名企業負責人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員信息納入培訓系統,免費提供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在線培訓和網上考核,極大提高了食品生產從業者的職業素養。目前,抽考合格率已達97.1%。
2020年,銀川市對58家農(集)貿市場、8家花鳥魚蟲市場經營活禽、野生動物情況進行摸底排查,第一時間暫停了286家經營戶的活禽、野生動物交易和宰殺活動。摸排36家野生動物養殖場所和1家隔離飼養繁育場所,對4406張狐貍皮、約430.02斤鹿茸及鹿茸制品、184.37斤鹿肉和1020瓶鹿血酒進行登記封存。
此外,去年共完成食品抽檢13931批次,藥品抽樣424批次,醫療器械抽樣12批次。食品藥品抽檢完成率100%,食品檢驗量達6.1份/千人,及時發現并排除了食品藥品安全風險隱患。
同時,2020年,市市場監管局推進食品藥品安全進社區、進農村、進校園、進企業、進市場,普及食品安全科學知識,提高公眾的食品安全素養。市市場監管局推行“文明餐桌”行動,印制張貼宣傳彩頁、桌簽10萬余張(個)。
記者 閆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412017000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寧)字第056號
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許可證:新出網證(寧)010號 寧公網安備 64010402000216號